国学成语,浓缩历史精华;曲径通幽,遇见不一样的“中国”。
鸡鸣狗盗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成语,比喻低贱卑下的技能或行为,也指有这种技能或行为的人。
很显然这是个贬义词,但它的来源却与一个满含“正能量”的故事以及一个历史名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有关。
孟尝君,田氏,名文,父亲是齐国的靖郭君田婴,而田婴是齐威王的儿子,齐宣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曾经担任齐相十一年。
(上)死里逃生,继承家业
田婴位高权重,家大业大,光儿子就生了40多个,其中一个就是后来的孟尝君田文,小妾所生。
田文的生日很特别,农历五月五日。田婴一看孩子的生日就对小妾说:“这孩子留不得。”做母亲的哪能忍心,偷偷把田文养大了,并选了个日子让田文的兄弟领着拜见田婴。
田婴一见怒发冲冠,斥责小妾为什么不听话。看到父亲如此愤怒,田文翻身跪地不停磕头并追问父亲,为什么容不下他?田婴说:“五月生的孩子,长大了和门户一样高,会克父母。”
田文问:“人的寿命是上天授予,还是门户授予?”田婴哑口无言。田文接着说:“如果是上天授予的,您何必忧虑?如果是门户决定的,加高一下门户就可以了。”
田婴被儿子怼得张口结舌,只好斥责说:“你不要说了”,拂袖而去。
过了几天,田文又以请教问题的名义接近田婴。在接下来的谈话中,田文指出,田婴在齐国为相已历经三代君王,但是齐国领土没有增加,门下也看不到一位贤能之士。府中财富众多,家人生活奢侈,但田婴还在绞尽脑汁积聚财产,却忘记国家在诸侯中一天天失势,这不是很奇怪吗?
田文年纪轻轻就有如此见识,让见多识广的田婴大为惊诧。从此后就有意无意地历练他,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很快府中宾客如云,田文的令名在诸侯国中流传,甚至很多诸侯国专程派人前来点名要求立田文为太子,田婴答应了。
田婴死后,田文在其封地薛邑继承爵位,这就是后来的孟尝君。
(中)鸡鸣狗盗,侥幸逃生
孟尝君来到薛邑后,推出了一项重要举措:面向国内外招聘人才,而且条件特别宽松,连很多犯罪逃亡的都被热情收留,消息一出,前来投奔的络绎不绝,很快就聚集了数千人。
这么多人吃饭都是问题,但孟尝君来者不拒,而且一视同仁。最可贵的是,门客的日常伙食标准和孟尝君完全相同。
这还不算,门客来投时,孟尝君只要有时间必定会亲自接见,嘘寒问暖,谈话内容都会被屏风后的侍史详细记录在册。往往门客们还没有把找到工作的好消息传回老家,孟尝君的侍从已经把慰问品送到了家中。
孟尝君如此和善,不摆架子,慢慢的就有人不把自己当外人。一次,孟尝君陪门客一起晚餐,恰巧有人遮住了另一位门客的灯光,门客怀疑自己的饭菜质量不好,放下筷子怒气冲冲地要告辞而去,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亲自端着饭食让门客比对,门客一看羞愧得无地自容,刎颈自杀表示谢罪。
就这样,孟尝君四海名扬,连秦昭王都动了心思,特地派泾阳君到齐国做人质,以此接近孟尝君,游说他到秦国做官。孟尝君心动了,门客们都坚决反对,孟尝君却执意前往,最后被苏秦的弟弟苏代劝了下来。
身为齐国宗室子弟,家趁人值,为了获得权位竟然要投奔侵略祖国领土最多、威胁最大的敌国,由此可见孟尝君对权力的贪婪到了何等地步。
孟尝君打了退堂鼓,但并没有死心。公元前年,齐湣王派孟尝君出使秦国。求贤若渴的秦昭王立刻任命孟尝君为宰相,孟尝君欣然应允。
有人不高兴了,对秦王说:“孟尝君的确贤能,但您别忘了他是齐国的宗室子弟。现在您任命他为相,以后他制定政策时肯定先考虑齐国的利益再为秦国打算,那就危险了。”秦王一听有理,就罢免了孟尝君的职务,并抓起来打算杀掉。
孟尝君害怕了,派人偷偷找到秦王宠幸的姬妾求救。女人答应了,但提出希望得到孟尝君的白色狐皮裘衣作为回报。
原来,孟尝君来秦国时,曾献给秦王一件价值千金的绝版奢侈品——白色狐皮裘衣。孟尝君急得团团转,随从们也束手无策。
这时,一位平时不受待见的家伙站出来说:“我能行。”当天夜里,此人化装成小狗钻入秦国仓库,成功盗出了白色狐皮裘衣,献给了秦王幸姬。
话说这枕边风也真是厉害,秦王答应了女人的请求。
孟尝君获释后,立刻跳上快车急急如丧家之犬惶惶似漏网之鱼飞驰而去。半路上,孟尝君用假名字和变造的出境证件出了城关,然后一路疾行,半夜时分便赶到了函谷关。
此时,回过神来的秦昭王已经派人在身后紧追不舍。孟尝君一心出关,但关法规定每天鸡叫之时才开关通行。这时,另一个平时不受待见但会学鸡叫的人挺身而出,“喔喔喔”地学鸡打鸣,不一会附近的鸡也昏头昏脑地叫了起来。孟尝君立即亮出证件,一溜烟地出了函谷关。约摸一顿饭的工夫后,秦国追兵赶至函谷关,但已经望尘莫及。
孟尝君死中得活,对“鸡鸣”和“狗盗”两位人才感激得无可无不可。那些平时以和二人平起平坐为耻的人,也开始由衷地敬佩孟尝君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胸襟。
(下)肆意妄为,身死族灭
事实证明,孟尝君的确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而且终其一生,也没传出与财色有关的丑闻,但问题是他一天天地被权力所腐蚀,以致到了六亲不认、睚眦必报的地步。
在逃秦回国途中,同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听说孟尝君路过,特地高接远迎,以贵宾之礼相待。
赵国的老百姓听说后,以为“网红”孟尝君是个身材魁梧的美男子,便扶老携幼出来围观,想一睹其明星风采。没成想却是“见光死”,大名鼎鼎的孟尝君不过是“眇小丈夫耳”。
失望的议论声传到孟尝君耳边,孟尝君勃然大怒,跳下车来,和随行的人一起动手将几百名手无寸铁的老百姓砍翻在地,又灭了一个县后才扬长而去。
这还不算,回到齐国后,齐湣王觉得对不起孟尝君,便任他为相,执掌国政,而孟尝君首先想到的是报复秦国。
他以齐国曾经帮助韩魏两国攻打楚国为由,要求韩魏两国共同出兵,联合攻秦,并向西周(战国时期成立的小国)借兵器和军粮,所幸再次被苏代劝止,避免了一场生灵涂炭的兵祸。
随着时间推移,孟尝君牢牢把持了齐国政权,以至于天下人知有孟尝而不知齐王,这让齐湣王很是不忿。
一山不容二虎。齐湣王灭掉宋国后,自以为战斗力爆棚,打算除掉孟尝君。孟尝君闻讯,逃亡魏国,被任用为宰相。
一朝权在手,孟尝君首先想到的还是复仇。前年,孟尝君向当年要置他于死地的秦国伸出橄榄枝,联合赵国一起出兵,帮助燕国攻打齐国,赶跑了齐湣王。
可怜的齐湣王最后惨死在了莒地,后来他的儿子齐襄王继位。而此时,孟尝君已经在薛邑建立了不从属任何诸侯的独立王国。齐襄王新立,需要人辅佐,加之害怕孟尝君的声望,便寻机与孟尝君和好,与他亲近起来。
前年,孟尝君含笑九泉。他的儿子争着继承爵位,大打出手,被齐魏联军趁机攻占薛邑,孟尝君绝嗣。
孟尝君一生曲折精彩,可圈可点,但最终却忘了初心,在追逐权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到了丧心病狂,不择手段的地步。
他看似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延揽人才,实质上却是“不恤智愚,不择臧否,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乌足尚哉!”(司马光语)
一句话,孟尝君养士的初衷,不过是结党营私,巩固和“增值”自己的权力,他本人看似高贵,实质上不过是鸡鸣狗盗之徒的头领而已。
还有,我们常说看一个人人品如何,看他交往的朋友就知道。换句话说,孟尝君之所以能和品行良莠不齐甚至“国际声誉”很差的人打成一片,就在于他本质上就是一个没有原则和边界的人,所以他没能选育好自己的接班人,转眼就给整个家族招来了灭顶之灾。
他造成的恶劣影响甚至在一百多年后仍未消除。司马迁说,当年他曾经路过薛邑,发现那里民风粗野,大街上游荡着很多凶狠残暴的家伙,与近邻的邹地、鲁地的人性情迥异。有人告诉司马迁,当年孟尝君不分良善四处延揽所谓的人才,结果光是违法乱纪逃到薛地的就多达六万家,以至于一百多年后,这些人的后代还野性不改。
国学经典欣赏:
齐湣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人或说秦昭王曰:“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後秦,秦其危矣。”於是秦昭王乃止。囚孟尝君,谋欲杀之。孟尝君使人抵昭王幸姬求解。幸姬曰:“妾原得君狐白裘。”此时孟尝君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入秦献之昭王,更无他裘。孟尝君患之,遍问客,莫能对。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为狗,以入秦宫臧中,取所献狐白裘至,以献秦王幸姬。幸姬为言昭王,昭王释孟尝君。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秦昭王後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孟尝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而鸡齐鸣,遂发传出。出如食顷,秦追果至关,已後孟尝君出,乃还。始孟尝君列此二人於宾客,宾客尽羞之,及孟尝君有秦难,卒此二人拔之。自是之後,客皆服。
——《史记·孟尝君列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