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新势力的格局似乎「变天」了,从三强变为了「五虎」——除了原本的蔚小理外,增加了零跑和哪吒。
从创业初期至今,零跑似乎选择了一条不那么容易出彩的路:一边主打高性价比车型,主攻二三线城市,走下沉市场路线;另一方面开足马力投入到产品全域自研的路上,并且号称「三年之内智能驾驶辅助超越特斯拉的NOA」。可以说是高举高打的技术投入,稳扎稳打的车型产品。
也许正是这种选择,零跑的车型在同价位里面拥有不错的技术和性能,但是似乎广大消费者总是想不起它,缺少了一丝存在感。
现在零跑也要寻求一条新路,上市融资帮助它扩大产能、继续加大研发的力度,当然了它最缺少的渠道扩张范围和品牌知名度也是需要解决的一大痛点。
3月17日,零跑汽车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有望和威马汽车竞争继蔚小理之后第四家在港上市的新势力车企的位置。此次IPO挂牌价每股一元,募集资金总净额中约40%用于研发;约25%用于提升生产能力;约25%用于扩张业务及提升品牌知名度;约10%将用于运营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在零跑汽车成立的第七年,当第十万台汽车已经下线时,赴港上市能否开启零跑的新故事呢?
朱江明和他的零跑
看一看品牌创始人朱江明的履历,就可以知道零跑汽车在血脉里流淌的创业初衷和基调了:
年,朱江明与现任大华股份董事长傅利泉一起,元白手起家创立大华股份,兼任大华股份CTO,并亲手建立了大华股份的供应链体系。
二十多年来,朱江明先生从企业调度机入手,到年转型安防设备,先后经历了两次从0到1的成功创业过程。如今大华股份已发展成为安防监控行业领域全球第二的企业,市值最高接近亿人民币。
年,朱江明先生基于大华在智慧交通领域的研究以及对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的预判,进入智能汽车产业,创立了零跑汽车。
也许是一手打造大华股份供应链的经历给了朱江明在汽车领域再来一次的信心,零跑汽车坚持自主研发三电技术、智能网联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核心技术,致力于打造具有核心技术能力的汽车品牌。
背靠大树好乘凉,零跑汽车有着大华股份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在可视化、图像视频处理技术和工厂生产线的多年深耕经验积累,这条路自然而然符合零跑的技术背景,也是一条隐秘而伟大的技术路线。
如果从早期的研发进展来看,成果还是很显著的,公司成立不到3年,在朱江明的带领下,零跑成为继特斯拉之后,全球第二家拥有智能电动汽车完整自主研发能力的厂商,包括自研电驱、电池、电控三电技术、智能网联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
不过,造车这条路似乎越往下越难走。
科技研发烧钱,经营成本更烧钱
造车烧钱,几乎已经成了这个时代人尽皆知的道理。究竟有多烧钱呢?
年-年,零跑汽车的研发开支分别为3.58亿元、2.89亿元及7.4亿元;经营亏损分别约为7.30亿元、8.69亿元、28.68亿元。
最近一年来成绩单颇为亮眼的零跑,去年全年合计交付辆。目前实现量产交付三款车型,分别是微型车T03、两门轿跑S01、以及中型SUVC11。从数据端和消费端来看,T03是其当之无愧的低价走量车型,占据了87.4%。
这也使得扎根下沉市场的T03身上肩负着更多营收的责任,和研发投入的负担。
根据研发投入简单算一下,一台零跑T03研发、生产成本平均下来可能在13.5万上下,这意味着平均卖出一台7万元售价的T03,还要亏掉6.5万。
这样难怪零跑在T03销量一片大好的形势下,选择推出旗舰轿跑C01,向15-30万价位的中高端市场进军。通过中高端车型凸显自研的实力,也拉高单车的营收能力。
就算这个价格比同平台的C11涨价后(18-23万)还贵了几万,但是消费者的眼睛可都是雪亮的,这个价格和这个车身尺寸配置续航,说零跑是做慈善交朋友也不过分吧。性价比依然是零跑的王牌。
这种结果与零跑全域自研的选择脱不开关系。
不同于某些车企或专注于三电系统、或专注于用户体验,或是在销量形成规模后组建自己的智能驾驶自研团队,零跑上来就要做所有核心系统和电子部件的自主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
零跑除了电芯、底盘、汽车电子电器、内外饰为自研及外包生产外,所有其他零部件从头到脚包括车灯都自产自研。这让零跑更像是一家踏踏实实做研发做实业的传统厂商。
截至年3月31日,公司共有余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超过三分之一,已占到员工总数34%。可以看出,零跑对于技术研发的投入和下重注,源于创始人朱江明从大华创业伊始就带来的技术导向基因。
在评价一款产品时,常用木桶效应来形容,希望它没有短板、每个特点都足够优秀;然而在如今越来越激烈的中高端电动车领域,兼顾木桶效应的同时,鲜明的长板标签也很重要。
每一家存在感高的电动车企,几乎都有自己鲜明的标签:比如,同样坚持自主研发、科技硬件实力的比亚迪,从年之前就开始研发自己的电池和三电系统,并正式进军汽车市场。今年也是比亚迪产品多点大爆发的一年,上半年秦汉唐元的DM-i和EV以每个月十万加的速度赚得盆满钵满,并且还在扩大产能,明年的郑州新工厂据悉能达到60万辆的年产量。三电系统,成了比亚迪鲜明的标签。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大部分时间去了解的不是一款新能源车的技术底蕴,而是这款车它能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便利,零跑的性价比固然重要,但是能否顺应新能源汽车的潮流,在消费升级、国产品牌觉醒逆势上扬的过程中分一杯羹,打造自己的标签,才是零跑真正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