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诸葛亮躬耕地探讨系列之二。
接着昨天的话题,弄清了躬耕的含义、躬耕与隐居的区别,我们再来探讨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在南阳躬耕。
筑巢选高枝,起房择吉宅。诸葛亮为了自己的理想事业,在选择躬耕之地时,那是赌上了终生名利和身家性命的,必须寻找一块最适合自己事业发展的望地。
南阳武侯祠
诸葛亮躬耕的目的是什么?是建功立业,是匡复汉室。
自古至今,凡成大事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那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抱定一番雄心的诸葛亮,在选择躬耕之地时,必然要充分考虑这个地方,能否让自己待天时、据地利、求人和。
先说待天时。天时,就是当时的天下大势,也是诸葛亮躬耕的j时代背景,是诸葛亮决定躬耕时必须认真审视的社会现实。
诸葛亮生于东汉末年,当时政治非常黑暗,社会动荡不安。农民与地主、下层豪强与上层豪强的斗争愈来愈尖锐,宦官与外戚的纷争持续不断。遭受残酷剥削和压迫的人民,生活濒临绝境,各地纷纷发生农民起义,直到爆发黄巾起义。最后豪强武装镇压了黄巾军,同时也导致了中央集权的崩溃,引起了疯狂的军阀大混战,形成了战争无限残酷、社会秩序极度破坏、人口惊人骤减、生产急剧衰落的分裂局面。按刘备的话说,那就是“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从急于建功立业的角度讲,诸葛亮可谓生不逢时。
但是,从乱世出英雄、英雄造时势的角度看,诸葛亮也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他充分利用躬耕的这十年时间,一边做好实现雄图大志的自身准备,一边在耐心等待着适合自己一飞冲天的时机。
再说地利。
诸葛亮在选择躬耕的具体地点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应当包括这些主要方面:
安全可以保证,确保衣食无忧;
能够静心读书,自我升华提高;
便于观望大势,收集八方信息;
结交各路名士,准备待时而飞。
那么什么样的地点,能够满足诸葛亮这些需求呢?史书上没有明确的答案,前后出师表也没有交代。在对相关史料的梳理分析中,大致可以列出以下这些原因:
南阳天下富
南阳盆地自然条件很好,经济一直发展很好。南阳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也很好,从春秋战国到西汉,南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都非常突出。
两汉时期,南阳的水利灌溉、冶铁技术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南阳汉画馆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刻上,大量反映贵族云集、富丽奢华的生活,生动细腻地反映出南阳当时的经济发达程度,充分证明了南阳汉文化的灿烂和独特。
南阳近都城
东汉时期,南阳是帝乡、南都,北边不远就是东汉的都城洛阳,政治、经济地位更加重要。东汉以来,随着其政治地位的上升和南下移民潮的兴起,南阳作为四通的枢纽,联系南北的交通重心地位愈益显著,也很自然成为连通各地的信息中心。
正是利用南阳的这种交通、信息优势,诸葛亮在躬耕岁月里,不断观察时局变化,综合研判信息,梳理完善创业思路,才对刘备提出了正确的应对观点和发展方向。
南阳多才俊
两汉时代,是南阳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南阳人才群体出现的第一个高峰。他们有的驰名古今,有的闻名世界,为中国历史文明的发展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汉代南阳所出现的人才群体,一是数量多。尤其是刘秀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南阳人是主力军,是刘秀得天下的中坚力量,文臣武将多为南阳人。
二是门类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行各业,各种体系。这些人才群体共同形成庞大的人才网络体系。
三是层次高、贡献大。这些历史名人中,政治舞台上的皇帝、皇后、宰相、王侯占有相当的数量,他们共同构成东汉社会的政治核心;经济社会中更有南阳“商遍天下,富贯海内”之事实。他们中的不少人成了历史的圣人,受到后代人们的敬仰。
南阳宜脱颖
东汉时期,南阳大量高端政治人才的出现,特别是以刘秀为首的南阳人才集团的出现,为南阳更庞大的人才群体的出现,提供了更多产生和发展的机遇。对于目标明确、志向坚定的有志青年来说,如果需要一块风水宝地,南阳可能是最适合的风水宝地;如果需要一个事业平台,南阳可能是最接近核心的一个平台。
南阳作为躬耕之地的这些优势中,后两条,即南阳多才俊、南阳宜脱颖,其实也就是第三点:人和。这里不再重复展开。
诸葛亮在南阳躬耕的时候,南阳是各方势力交叉的地方,东汉的小皇帝还端坐朝廷,曹操的势力正在北边与袁绍征战,南阳还在皇室刘表的手中,因为“其主不能守”而在征伐顺序上被曹操后置了,东南的孙家天下也远未形成气候。诸葛亮选择这么一个经济上有基础、文化上有底蕴、人才上有群体、安全上有缓冲、信息上有渠道的地方,白天交友,夜晚读书,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岂不是最理想的躬耕之地?
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说:东汉时南阳权贵云集,文化发达,学风浓厚,是一个读经诵史,增长才识的好地方。南阳既靠近刘表,又处在一种超脱的地位,诸葛亮在离南阳城七里,且靠近宛襄大道的卧龙岗耕读,可以不受各方面的控制束缚,有利于广泛吸收信息,静观天下大势,也更便于自己寻找知己和明主。
说白了,南阳是一个更容易脱颖而出、有希望一飞冲天的地方。对一个事业心强烈的有志青年来说,这才是诸葛亮最最看重之处。
未完待续,请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