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交友中心 >> 交友中心发展 >> 正文 >> 正文

儿童社交有益的发展规律,掌握规律,帮助孩

来源:交友中心 时间:2025/4/30
看白癜风哪个医院看的好 https://m.39.net/pf/bdfyy/bjzkbdfyy/
本章是专栏《儿童不良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真相》的第12章,帮你揭示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真相。今天要介绍的儿童发展规律,看题目就明白了,就是关于儿童社交友谊、交朋友的发展规律。有的父母可能会问了:孩子交朋友还有什么发展规律?这还用教?懂得这种规律有啥用?规律肯定是有,不然我也不会写这篇文章。至于这种规律有啥用?我会告诉你很有用,而且很重要。要知道我们人是社会群居性动物,不仅需要友谊来让我们心理保持更加健康,更重要的是我们社会的本质是合作,而交朋友恰恰培养就是我们合作能力、合作精神。凡是擅于交友的人,在团结合作能力上一定不会太差。所以,根据儿童社交友谊的发展规律,帮助孩子更好地与朋友交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儿童社交友谊的发展规律儿童社交友谊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对友谊的理解是不同的,当然在行为表现上也是不同的:1、临时的玩伴(2—6岁)——今天我的朋友是你2岁左右时,孩子开始出现独立意识,开始把自己跟别人区分开,为不同个体之间的友谊出现建立了可能。这时的孩子因为思维简单,对朋友并没有多大的理解,在他们眼中,跟他们一起玩的就是他们的朋友。如果你问这年龄段的孩子“你跟他为什么是朋友”,他通常会告诉你“因为我们一起玩啊”。而同时因为这时的孩子特别以自我为中心,所以,那些给他们带来某种利益的孩子,就特别容易成为他们的朋友。比如某个小朋友有特别好吃的,或者有特别好玩的,或者是特别厉害的,这样的小朋友就特别受欢迎,别的小朋友都想跟他做朋友。正是因为儿童的这些交友特点,使得他们的朋友并不固定。今天可能是这个孩子是他们的朋友,明天就可能换成另一个孩子成为他们的朋友。他们的友谊更多像是今天完成一个游戏而临时组建的一样,与其称作“朋友”,不如叫“合作伙伴”更合适。此阶段的小朋友在交友时更喜欢发出主动要求,而不喜欢对别人的提议做出邀请。比如孩子在玩堆积木时,别的小朋友看到很喜欢,发出加入的请求时,孩子通常会拒绝。2、单方面的获取(5—9岁)——一切都是关于我的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提升,孩子开始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他们开始认识到“友谊”是超出当下间进行的活动的,所谓的朋友应该是更长久的伙伴关系。但是因为自此时的孩子仍然以我为中心,所以他们更喜欢跟那些给他们带来利益、让他们感到愉快的人做朋友。他们更多地关心自己的需求有没有满足,而很少考虑自己应该为朋友承担什么责任,需不需要做什么让朋友感到高兴。如果个体间的需要和行为碰巧非常契合,友谊就形成了;反之,友谊则可能瓦解。同时,此阶段的孩子有非常强烈的社交欲望,以至于他们可能会与一个“不是很喜欢”的人一起玩耍。而此时的孩子又缺乏社交技能,因此为了让别人喜欢跟自己玩耍,他们会采用贿赂、威胁的方法,比如“你跟我一起玩,我就给你玩这个玩具”、“你不让我玩,我就再也不跟你做朋友了”。3、双向付出(7—12岁)——你帮我,我就帮你7岁后,孩子开始从以自我为中心进入了去中心化,换位思考能力增强,同时伴随社交活动经验的增多,孩子对朋友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开始意识到朋友是相互帮助,不再只是单方面的索取或给予,而是期望对方做出同等的回应。这时的孩子会经常说对朋友说这样的话语:“你昨天帮助了我,所以今天我帮助你”,“我昨天等你了,你为什么不等我”。他们期望每个人都能从关系中受益。购买专栏解锁剩余34%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