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每日经济新闻发布的一篇报道冲上热搜。全国目前现存KTV企业仅剩6.4万家,不及7年前的一半。
看到这条新闻,窗妹才发现,似乎很久没去过KTV了。曾经被后热爱的KTV,这几年好像在大家生活里销声匿迹了一样。深圳KTV的高光时刻:承包后的青春如果时光倒流回十年前,你问深圳人周末去干嘛,十个人里有九个会告诉你:唱K、吃饭、看电影。在这条大家默认的娱乐一条龙里,唱K必须排在 位。「十年前的深圳人,周末都在KTV」那时候无论是过生日、同学聚会、部门聚餐、商务洽谈、告白告别,几乎所有社交故事,都发生在KTV。深圳人不是在KTV,就是在去KTV的路上。窗妹至今还记得,高中的时候和同学一起去罗湖好乐迪过生日。适逢暑假 天,小卖部里挤满了和我们一样穿校服裤的中学生。(图片来源:百度)穿过长长的走廊,每个房间都在高歌着周杰伦、蔡依林、SHE…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和我们一墙之隔的包房内,是隔壁班庆祝放暑假的同学们。还有高中毕业全班一起去钱柜庆祝时,排队抢自助餐的场面,不亚于现在任何一家商场试吃现场。「高峰期一房难求,订房需提前一周」 时期,KTV在深圳有多火?上到钱柜好乐迪,下到K-BOX星期八,不提前一周预订,基本不可能实现说走就走。而且为了分流,许多KTV都推出分时段收费制度。平日去人均50元,一到周末,人均没有下不来。那时候为了尽可能蹭点时间, 一首歌都会点情歌王。饶是如此,服务人员也会掐着点进来赶人“对不起,你们的时间到咯,下个时段被预订了,欢迎下次光临。”“要不是酒吧没台,谁去KTV”谁也想不到,曾经如火如荼的KTV,仅仅过了十年,便好像从深圳人的生活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酒吧没台,就去KTV喝」“要不是因为酒吧没台,谁去KTV?”95后小慧漫不经心的说道。热衷于周末玩乐的小慧,常常因为附近酒吧订不到台,和朋友们转场纯K。(图片来源:百度)作为近两三年少数在深圳年轻人群体中有存在感的KTV,纯K周末的房间,依然保持着提前3-4天预订的节奏。(图片来源:大众点评)但,现在去纯K的年轻人,不再是为了唱K。每次来酒水饮料、鸡米花、卤肉饭、果盘等小吃都是必点,一晚下来人均消费+,图的就是个气氛。(图片来源:小红书樱桃)在包房里,大家吃东西聊天玩游戏,不亦乐乎,响彻包房的音乐,沦为BGM。“偶尔玩累了,才会唱首歌”。「设备过于先进,年轻人面临社死瞬间」位于科技园的魅KTV,也算是近几年深圳比较火的KTV了。包房里配备舞台、立麦、5.1立体环绕音箱,四面墙上都安装了屏幕,无论面向哪里,抬头就可以看到MV和歌词。全程采用小程序扫码点歌,还可以自助调节灯光、空调、音效等细节。这种自助式KTV,和7、8年前的传统K房比起来,简直不要太先进!▲小程序自助点歌但正因为太先进,反而让时下年轻人感觉“社死”。比如唱完一首歌后,系统自动公放原声,并在屏幕上跳出“恭喜获得本店第4名”字样时。///▲小程序上也会实时更新单曲排名加上和不熟悉的人长时间呆在一个房间内,也让大家感到无比尴尬。因而对KTV产生抗拒心理。相比以前一进房间个个麦霸,现在的情况是唱不到一会,大家都兴致索然,窝在沙发上默默玩手机,音乐变成了BGM。尴尬又无聊,是现在年轻人对KTV 的感受。KTV,正在淡出深圳人的生活圈像魅、纯K这类KTV,算是这两年深圳比较火的了。环顾整个深圳KTV圈,一片萧条。目前深圳在营的KTV,不足1家。和鼎盛时期3、家相比,缩水近三分之二。(图片来源:大众点评)「钱柜全国闭店,掀起KTV倒闭潮」年,国内KTV界老大哥钱柜陆续宣布关闭全国范围内多家门店,KTV倒闭潮由此在各大一线城市蔓延开来。-年,5年内好乐迪、麦乐迪、BBFLY等深圳人熟知的连锁KTV,和星期八、k-box等本土中小型KTV陆续闭店。(图片来源:大众点评)受到去年疫情的影响,诸如瑞莱斯等原本苦苦支撑的小型KTV企业,也陆续宣布倒闭。「价格跳水,年轻人仍然不爱去唱K」挺过倒闭潮和疫情的深圳KTV们,纷纷开始了断尾求生。有的做起了低价促销活动。高峰期动辄+元/小时的房间,现在纷纷降到元/5小时、元/6小时、98元/3小时。诸如魅这类的KTV,一方面花大钱做环境和设备的升级,另一方面也开发了小程序点歌,把用户体验做到 ,实现了从量贩式到自助式的飞跃。还有一些新兴的KTV品牌,开发了新的K歌房模式。在各大商圈建起一间间独立的唱歌房,收费方式也回归按曲收费。///▲福田卓悦中心,缩在电梯一角的唱歌房即便价格已经低到30块/小时,现在的95后、00后,仍然不爱去KTV。“现在会在KTV里认真唱歌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中年人。”一房难求到无人问津,谁“杀死”了深圳KTV?从曾经的一房难求,到无人问津。10年时间,深圳KTV为什么凉了?「华语乐坛萧条,新歌不出圈」曾经大家热衷于KTV,因为那几年华语乐坛新歌不断,且传唱度非常高。但现在的新歌,出圈程度大不如前。(图片来源:百度)“十几年前去KTV,唱的是Beyond、草蜢、周杰伦、陈奕迅。现在去KTV,唱的依然是这些人的歌。”——伟杰,80后「社交方式多样化,年轻人选择更多」随着时代的进步,年轻人社交娱乐方式更丰富多彩。打开手机,各种软件上就能实现聊天交友。狼人杀、剧本杀等桌游活动,也成为时下年轻人热衷的娱乐方式。曾经KTV在大众心中的优势,早已不复存在。”一群人去唱K,爱唱的抓着麦克风不撒手,不爱唱的全程窝在沙发上玩手机。同在一个包房却好像在两个世界,参与感太低了。”——佳欣,90后“现在周末约出来玩,都去蹦床馆、剧本杀、打 荣耀,谁去KTV啊?”——沐沐,00后「高昂的成本,正在杀死KTV」除此之外,高昂的版权费用,也是“杀死”KTV的重要原因之一。年,音著协发布了《关于停止使用部分涉诉歌曲的公告》,正式向全国范围内的KTV们发起版权战。由于版权缺失,一夜之间超过首经典歌曲在全国KTV下架。(图片来源:百度)版权费用、租金和维护费用组成的高昂成本,使得KTV陷入长期收支不平衡状态,越开越亏,只能宣告倒闭。///也许,和80年代深圳的歌舞厅一样,KTV也终将沦为过去,被时代的车轮无情碾压,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深圳人,在KTV彻底消失之前,再去唱一次K吧。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