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调查
随时随地点开手机就能找对象,大数据匹配对象,视频、直播实时交流……有人在平台找到真爱,有人直呼都是骗子,近年,互联网相亲平台转型升级,疫情期间直播相亲一度火热。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分析,“云相亲”行业转型升级不是单纯由疫情触发的,而是市场需求的催化以及技术条件成熟提供了支撑。极光大数据分析师唐欣表示,互联网相亲平台要持续投入对用户建立风险评估准入和预警机制。
相亲故事:他们在互联网上寻找爱情
一个月前,年出生的周业在手机视频平台刷到一个直播相亲APP的广告。直播相亲?周业好奇地下载了APP。填了性别、昵称、年龄、学历等基本资料,之后上传头像,系统会提示上传真实、清晰头像,否则不能注册成功。
没多久,便有红娘邀请周业连麦了,按了接受后,周业进了直播间的男嘉宾位置。正在连麦的还有一名红娘和女嘉宾,同时还有围观的观众,不时有人在对话框下留言互动。红娘先介绍了基本的直播规矩,例如不可裸露上麦,可以给对方送礼物,然后根据男女嘉宾填写的资料介绍双方的基本情况,也问双方的择偶条件。场子基本热起来了。
周业从事外贸工作,健谈。对网上的信息,他留了个心眼,他点开女嘉宾的资料,看了对方的头像和基本资料。“照片看上去斯斯文文的,聊天时觉得对方声音比较粗犷。”发现不太合适,周业便下播了。
在罗定市的李敢也用过直播相亲平台。从事汽车维修工作,认识的女孩子少,身边的人都结婚了,加上家人的催促,快30岁的李敢有了压力。上个月,他下载了直播相亲APP。睡前躺在床上注册,之后就上麦了。
第一次连麦时,他遇到了一个清远的女孩,界面显示俩人的地理距离是多公里,对方的资料写着身高1.56米,体重斤,未婚。在直播间聊得不错,加好友的话要送52朵玫瑰,一元能买10朵玫瑰,玫瑰购买分60朵、朵、朵等套餐,60朵起购。当晚,李敢送了几个“一心一意”的礼物给女嘉宾,每个礼物要朵玫瑰。下播后,李敢在平台上加了女嘉宾为好友。之后俩人加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