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仅24%的受访者不会在零食上有花费,而53%的人花费在元以内,16%的人花费在-元以内,7%的人花费在元以上,总体看来,近八成的人每月都会在零食上有一定花销。
记者
陈晓珍
零食原是与主食相对应的食品,人们在无聊时会吃些零食来打发时间,但在职场上,零食已逐渐成了一种工作必需品,上班族由于长期面对电脑,抽屉里经常会存放各种零食,同事之间交流感情也少不了零食的互赠,对于职场人而言,吃零食不仅是生理需要更是一种心理需要。
据前程无忧对职场人“上班成本”的调查显示,仅24%的受访者不会在零食上有花费,而53%的人花费在元以内,16%的人花费在-元以内,7%的人花费在元以上,总体看来,近八成的人每月都会在零食上有一定花销。
零食的职场社交属性
“你一半我一半,你是我的好伙伴”“好丽友,好朋友”……对于一些90后的职场人而言,这些分享型的零食广告语并不陌生,广告中呈现的与朋友分享的新吃法被称为“开创了社交零食的先河”。
而零食行业发展至今,不仅零食品类更加丰富,社交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不少人在面临新环境时会通过零食来打开“话匣子”,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零食的社交文化也正在逐步形成。
据商务部统计,从6年到年,十年间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由.4亿元增长到.4亿元,预计年,国内零食行业总产值将达到3万亿元。
随着零食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零食种类也层出不穷,同质化现象也越发严重。为提升品牌认知度,大部分零食商家在保证产品品质的情况下,会在包装、口味以及宣传形式上进行创新,融入消费者喜爱的元素,如“社交元素”、“职场元素”等。
据界面职场查阅,此前良品铺子曾推出一款煎饼,名为“来往饼”,不仅每块煎饼上印有独特的图案和语言,而且消费者可以在饼上写下一些想说的话,以饼为媒,赋予了煎饼更多的社交属性。
良品铺子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来往饼”的推出主要是基于人们社交模式的变化,从以前的写信、打电话变成“自媒体社交”,人们更多地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