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当下单身的群体越来越多,50年后我们会面临什么问题?是生病无助,是只身孤独,还是心心念念回不去的家乡,怀着不安的漂泊感?
日本有一本由纪录片改编的书《无缘社会》,给了我们看到50年后生活的一扇窗口。它是由日本NHK电视台以个电话反馈和实地探访“无缘死者”的生活轨迹,而整理出来的案例。
他们采访的对象有:高龄、少子、失业、不婚、农村人城市化……他们中间有的人,在公司勤勤恳恳工作20年没有迟到请假过,也有为赡养父母一生未婚的女性,有年轻时工作忙碌忽略家庭而老了独自生活的男人,有儿女远离自己的空槽老人,有只在网上交友线下社恐的年轻人……还有一些,沉浸在孤独死去的阴影中的老年人。
这像不像我们我们当中的某些影子?
残酷的是,这个群体有不少部分人走向了“无缘死”的结局。
什么是无缘死?
就是一个人死了,没有人来认领尸体,或者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姓名。甚至在出租屋里去世了很久,等到身体腐烂了才被邻居发现,他们的人生被总结为寥寥几个字“无缘死者”。
他们之中,重叠了三种“无缘”关系。
第一种是“无血缘”,也就是没有结婚生子,或者家庭关系疏离崩坏,和亲戚兄妹失去联系。
第二种是“无社缘”,就是勤勤恳恳工作后,也没有社交也没有朋友,独自生活。
第三种是“无地缘”,远离家乡到大城市工作生活,很少回家乡。
在这本书中,有三个人让我印象深刻。
无血缘
79岁的若山钵子,因为年轻的生活忙于工作赚钱,照顾生病的目前,不敢结婚也耽误了结婚。母亲去世后,她都是自己一个人生活,刚退休的时候可能会和朋友去旅游,会去聚会。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开始感受到疾病的威胁。很不幸,她患上了癌症,有一段时间因为生病无法出门,家中又没有食物,她整整待在家里一个星期光喝水。
从此以后,她养成了疯狂储粮的习惯,家里通常是一次性准备了3个月的食物。
幸好的是,年轻的时候她凭借了自己的能力买下了一座公寓,才不至于没有住所。她已经独自和癌症抗争了很多年,还为自己安排了去世后的合葬墓地。
无社缘
高野藤常,年轻的时候是个工作狂,忽视了对家庭的关心。
42岁那年,因过度劳累,患上了糖尿病和抑郁症,离开了公司,而妻子儿女也离他而去。
这些年,他往来的人都是工作上的利益关系,也都在他调离岗位后,一一失去联系。
虽然,退休后他仍然有不错的退休金和体面的公寓。但是,他也会有遗憾:现在给我打电话的,都只有劝我信教或推销的了。
年轻的时候他意气风发,人也飘飘然,不关心妻子孩子,也不和老家的亲戚联系,觉得自己前面一片坦途。日本的经济泡沫一夜破灭后,事业不顺、身体不适、家庭不和……接踵而来。
他的人生也开始走向暗淡。独处的日子,他经常看着自己手中近百张的名片,恍惚想到当年杯影交斛的日子,
但现在,又有哪个记得他是谁呢?
高野藤常最终回到家乡扫墓,甚至路过亲戚的门前,都不敢敲门打招呼……
无地缘
小林忠利,因为家里破产,和妻子离婚,32岁那年独自来到东京,在一家饮食供应中心打工。20多年来,他从未迟到,缺勤,一直兢兢业业的工作。但离职后,他和同事没有了往来,自己一个人过着拮据的生活。
独自生活这些年,他十分想念自己的故乡秋田,但家乡已没了亲人,也没有了回去的理由。那里只剩父母的灵位,是他花钱供奉在寺庙的。为了供奉父母的灵位和维持日常的生活,退休后70岁的他,依然在做临时工。
73岁的时候,他一个人孤独的死在了出租屋,十多天后才被邻居发现。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他的过往,是记者一路探索,才有人知道他一生的简单过往。
轻飘飘只言片语的故事,又是沉甸甸的悲剧一生。
这只是其中的几个案例,还有很多人,可能到了70岁还在工作,也可能每天的生活就是看病,还有人为日常的饮食烦恼,更有人连稍微体面的住处都没有……
在日本,有许多人终生未婚。为了安排后死后的事情,有些人选择生气签署“火葬合同”,也有的人花钱请机构安排后事,更有的公益寺庙会认领尸骨排位……
这部纪录片和这本书在日本社会引起了轰动,很多年轻人开始审视身后事,年轻群体中也蔓延着死后无人发现的恐惧……
我们深切的知道,选择“无缘”生活
可能孤独是常态,无助是日常
会生病找不到人帮助
会没钱吃饭都困难
会没有人记得我们的名字
会没有人和我们往来
……但在采访中,很多人还是认为:独自生活的这些年,过得很开心很自由,他们甚至没有后悔这种人生选择。
今天,我们是选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还是自由的单身生活更好呢
你是怎么想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