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新年新作为。本周是年的第一周,新年的钟声还在回响,江苏各地已把钟声当作发令枪,开始新一年奔跑。
亮出去年成绩单,定下新年新目标
本周江苏各地陆续进入“两会时间”,去年的目标完成了吗?今年要上哪些新台阶?各市纷纷在两会上亮出“战术板”。
先看苏州。面对超出预期的多重压力挑战,苏州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去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万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4.36万亿元,稳居全国最前列。苏州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基本稳定,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稳中提质,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4%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稳步降低,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耕地保有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稳定,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降幅大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再看徐州。今年徐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实际使用外资稳中提质,制造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支出增长10%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29.5件,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
过去一年,常州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克难攀高,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左右,增长4%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6%;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开票销售分别增长9%以上和17.5%。今年常州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保持稳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GDP增幅。
去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5万亿元、同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南通经济承压前行取得新进展。新的一年,南通定下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实际使用外资、外贸进出口保稳提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来到连云港。去年下半年以来,连云港经济回升向好,随着石化等主导产业迎来收获期,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开放发展、区域协同发展注入的动能越发强劲。新的一年,连云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外贸进出口增长1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转向淮安。前三季度,淮安GDP增长3.1%,增幅全省第五,预计全年增长4%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突破亿元、同口径增长7.9%;1—11月规上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投资增幅均居全省第二,预计全年分别增长10%和20%。今年淮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分别增长12%和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坚持一切向高质量发展聚焦、为高质量发展开路,去年盐城GDP跃上亿元台阶,人均GDP突破10万元,工业全口径开票近万亿元,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今年盐城预期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实际使用外资增长8.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3%以上,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7.5%。
过去这一年,扬州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总额等指标增幅均居全省前列。今年,扬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2%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正增长,居民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
去年,镇江经济稳中有进、回升向好,GDP增速预计达到省均水平,工业应税销售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增幅分列全省第七、第三、第一。今年镇江将厚植产业根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深入推进园区整合,提升战略载体能级;聚力推进科技创新,建设科教人才强市;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用力保障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在困难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去年泰州经济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今年地区生产总值预期目标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2.7%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站稳全省第一方阵。
去年宿迁交出一份厚重提气的成绩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再上一个千亿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增速全省第一。今年宿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发展同步。
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发展沃土
万里征程再出发,千钧重任惟担当。新年第一周,抓订单、抢市场,生产一线开足马力,听意见、问建议,求思路,书记、市长们马不停蹄。
1月3日,新年首个工作日,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围绕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力以赴促进经济整体好转,分别深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等开展专题调研,到一线察实情、问需求、解难题,全力推动开放平台、重大外资项目、重点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
调研中,韩立明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通过高水平开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开发园区和开放平台高水平发展,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全力支持企业“出海”稳订单、拓市场,千方百计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要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为契机,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在跨境金融、商务服务、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争取更大突破,不断塑造南京对外开放新优势,努力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开好局、起好步。
伴着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率队专程走访民营企业,实地了解企业经营发展情况。这也是苏州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连续第二年把新年首访放在民营企业。
营商环境,从来都是城市话题里的热词,也是苏州一直看重的城市品质。在昆山科森,曹路宝走进展厅,仔细了解企业产品研发、生产经营等情况。他说,苏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式发展优势显著,希望科森围绕新能源汽车、元宇宙、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早谋划早布局,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行业话语权,加快实现从“拿别人订单”转变为“给别人订单”,努力在国际竞争中展现更大作为。来到泽璟生物总部大楼施工现场,曹路宝详细了解企业发展布局和创新药上市进程,勉励企业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扎根苏州、狠抓创新、发展壮大。他要求昆山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持续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
新年第二个工作日,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来到企业调研其经营发展情况。调研中,他强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多站在企业立场考虑问题,与企业家真心交朋友,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多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他希望企业家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勇担社会责任,为镇江现代化建设争作贡献。
项目为王,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重要支撑。本周,江苏多地有重要项目开工。
城市快速路网是方便群众出行的重要工程,更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器”。1月5日,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在专题会上说,构建城市快速路网体系,是无锡适应新发展阶段、提升城市能级、提高区域辐射力带动力的战略之举。要强化规划引领,咬住目标节点,加快区域协同,突出要素保障。次日,他宣布无锡“四线四路”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项目集中开工,按下新一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快进键”。此次无锡“四线四路”同步建设,创下无锡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建设同期开工数、建设里程、工程投资等历史新高,现代化、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名城的骨架日益凸显。
本周,交通建设也是徐州的热词。1月3日,在年城建重点工程集中开工动员暨外环公路西南环开工活动上,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宣布年城建重点工程集中开工。他要求,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快实施城建重点工程,补齐中心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不断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和集聚辐射带动力,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要积极对上争取政策支持,强化各类要素保障,为项目开工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优化施工方案,强化工程管理,努力打造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安全工程、民心工程、廉洁工程。
1月5日,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带队专题调研“两湖”创新区建设时,多次提到“项目”这个关键词。在常州建科院检验检测总部项目现场,他希望企业加快项目建设,围绕建筑安全领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当好城市“体检师”,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常态化的成套解决方案。在江苏兴禾自动化有限公司新能源智能设备生产项目现场,陈金虎与负责人现场交流。他希望企业抓住常州领跑新能源赛道的先发优势和配套能力、人才吸引力强的发展优势,牢牢扎根“两湖”、扎根常州,干成一番新事业。
新年第一会,盐城同样将目光投向重大项目建设。1月3日,盐城市委书记徐缨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听取年市重大项目、市级政府投资重大工程项目、为民办实事项目编排情况汇报。会议要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以项目质量论英雄、以项目结构比高低,造浓“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氛围;强化项目要素保障,精心组织项目实施,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督查考核,真正做到以项目统揽经济工作、带动全局工作。会议听取重点产业链优化调整情况汇报,根据省产业链培育计划,对23条产业链进行中期评估和优化调整,编排梳理出挂钩联系市领导、牵头部门、培育目标、重点板块、园区载体等。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以起步即冲刺的态度,年江苏定能收获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整合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陈珺璐
素材来源江苏各设区市党报及官方发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