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同行的朋友跟我说,感觉自己的青春好像有一点遗憾,没有经历过恋爱,失恋,还有狗血的劈腿。
后来我们一起想了想,觉得好像真的,自己的高中时代平淡无奇,没有出过事故,没有灵魂出走桀骜不羁地做过一次大事,每天麻木地在考试和作业中度过。但如果有机会能让我再活一次,我相信自己会仍然活成现在这个样子。
我们青春中的任何一件细微的事情,都足够去被放大,并引起所有人的共鸣。每一个细小的瞬间,每当从记忆的深海被拉拽进入浅海,都足够我们去珍惜一辈子。
第一次听说这两个名字的时候,安生给我的感觉就是安分守己,认真学习的乖孩子,而七月,给我的感觉是夏天的炽热,是与生俱来的对这个世界的热情。
但好像正好相反。安生有那么些愤世嫉俗,对于她反感的事情坚持反对,但对于闺蜜七月,她始终保持着一颗柔软的心,“我喜欢七月的全部”,这句不经思考便脱口而出的话,对我来说好像还有点似曾相识。
七月,一个典型的好孩子,重点高中,好的单位,美满的家庭,但谁也不知道这幅乖巧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叛逆的心。安生走南闯北,历经人生的各种酸甜苦辣;七月在家乡找了稳定的工作,准备26岁与男友结婚,27岁生孩子。
然而人好像总是不能满足于现状,并且总有一种“别人的才是最好的”这样愚蠢的错觉。而这两个人的友情在经历千疮百孔之后,又神奇地自我愈合,两人互换了人生。
安生安定了下来,而七月,追随了她内心最深处对自由的渴望,把孩子留给了最依赖的朋友安生,在27岁,离开了。
其实我觉得自己就是七月。我会在看到一些蛛丝马迹的时候,相信我内心的直觉,然后默默离开。我也会非常以自我为中心得把世界想象成自己心里的样子。
我会很缺乏安全感,我总是害怕朋友们和喜欢的人会因为我的任性、不懂事、不善于表达感情而离我而去,有的时候我真的很想一遍一遍地跟他们确认,我们会永远在一起的对吧?
原来这个世界长得跟自己想象中不一样。但如果我真的是七月,那我一定会好好地待在安生身边,因为这个世界上也许没有另一个人,能像安生那样,在乎我,关心我,以对待她自己的倍好来对待我。
身边的朋友走过了一轮又一轮。在大一的时候还会兴冲冲地报名社团和学生组织,想着自己一定要多和其他院系的同学交朋友,顺便能找到合适的对象就好了,但现在,我们会觉得交新朋友真的是一件很累而且很浪费精力的事。
我们会变得所谓的“不愿意将就”,一心想要坚持追求自己执念的理想状态。从小到大,我们从人前乖巧地打招呼,像淑女(淑男)一般,变成了这样叛逆固执的模样。
七月真的足够幸运,有这样一个能够陪伴一生的知己,也有这样一段永恒持续的不会老去的青春。
-带不走的留不下的我全都交付他
-让他捧着我在手掌自由自在挥洒
-如果有一个怀抱勇敢不计代价
-别让我飞将我温柔豢养
-原谅我飞曾经眷恋太阳
有的时候我会很怕做决定,因为我总觉得,由于我的一个决定,这个世界就会改变一些什么,我害怕因为我的一个决定,会影响到自己的前途,影响到身边的一些人。
所以我好想总是抓不住机会,然后在机会逃走时,一个人暗暗后悔。这也许就是我看起来没有什么上进心的原因吧。
都说大学会让人变得现实。现在很多人,好像已经自动抛弃了那些原来死死坚持的理想,我们会觉得能在这个大城市里做到不依赖别人而活,自己有能力给自己一个稳定的生活就足够了。
有一个名人曾经说过,一定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这样才会有上进的动力。我之前一直不觉得。在上海这个几百个人在湖中央竞争区区几块能够求生木板的城市,能赚到钱就实属不易,但现在我觉得,如果可以,那就用自己青春与激情的本钱来拼一拼。
像《谁的青春不迷茫》中的林天骄一样,当一个帅气的天文学家,也不错。
如果我真的是七月,那我一定会在认清自己的第一刻就选择去追随自己心中向往的东西,就算走岔了路也不后悔,我会觉得这次失败的经历是人生很重要的一段简历。
“即使失败了也很好,毕竟悲剧性的结果能比喜剧保存更长的时间。若能将一部失败的话剧留在我人生的某个角落,这也是件很帅气的事情。”
还是这一句,愿我们的青春,不留遗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391.html